信创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,是数字经济、信息安全发展的基础。通俗点来说就是“我们用自己产的东西,更安全也更放心”。
信创是一个大概念,主要涵盖四大板块:基础硬件(CPU芯片、服务器等)、基础软件(数据库、操作系统、中间件)、应用软件(OA、ERP、流版签软件等)、信息安全(终端安全产品等),四个模块环环相扣,配合云计算与系统集成。
2022年9月底,国资委下发了重要的国资发79号文件,全面指导并要求国央企落实信息化系统的信创国产化改造。
79号文件部署了国央企信创改造的具体量化要求和推进时间表,这也意味着:自2023年开始,信创产业将从“关键环节、部分市场”走向“全产业链、全行业”的信息技术升级,全面构建国产自主的IT标准与服务生态。
此前,国家曾制定了“2+8+N”的信创三步走战略:“2”就是首先实现机关范围内的国产替代,同时顺带打磨产品、培育骨干企业; “8”指的是金融、电信、电力、石油、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教育、医疗8大关键行业。在产品相对好用、生态比较成熟后,信创将由党政系统扩大到8大关键行业; “N”就是其他行业,最终将信创产品扩展到全行业。
2022年开始,新出台的一些新政策开始重点提及“数字经济”、“数字政府”和“国家信息化”等关键词,推动了信创产业发展进程再次加速。此次出台“国企信创全面替换”的文件,可以将2022年视为“行业信创元年”。
由此可见,国家推行数字经济、软件国产化的意图很强,要求央企和国企需要做“十四五”数字化转型规划,全面完成综合办公系统以及重要基础设施替代。市场普遍认为,未来五年会是“大信创”发展的关键时期。
客户背景:
某保险公司目前IT底层架构、标准、产品和生态主要以国外产品为主,公司计划从2021年起,进行全面的基础设施与应用改造,依托国产信息技术生态圈搭建基础架构工作。
业务挑战:
按照某保险公司的整体规划,2021年主要完成OA系统、邮件系统的全栈改造,企业网盘、招投标等6个一般系统的部分改造,车险理赔核心系统的验证工作。后续逐步开展应用的迁移与建设工作。
解决方案:
整体架构分为生产信创云和测试信创云。分别划分管理、计算、存储等区域。 生产区部署生产信创云,采用ARM计算节点16台、ARM存储节点4台、ARM管理节点5台、ARM网络节点2台、以及FC SAN(4台海光芯片服务器+1台集中式存储)进行部署。测试区部署测试信创云,采用ARM计算节点8台、ARM集中式存储节点1台、ARM管理节点5台、ARM网络节点2台、以及1台海光芯片服务器进行部署。 两台汇聚交换机做堆叠部署,上联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。生产信创云出口部署两台物理防火墙,保证物理隔离和业务安全。两台负载均衡主主或主备部署保证业务负载需求。
客户价值:
首个全栈式国产信创建设项目,符合上级监管单位(银保监会)对金融行业的信创要求和验收工作,大地信创资产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,在金融行业树立了很好的标杆典范,以及为后续信创的开展奠定了基础。
基于SDN网络、安全、计算、存储底层基础设施和数据库、中间件、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的IAAS及PAAS平台,实现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础设施资源的按需调配、即需即用、有效共享。